扎根矿山践初心 实干报国淬匠心|新要闻
工人日报客户端通讯员王昕 4月27日上午,2023年度“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在全国1035名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金诚信矿业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矿建专家李红辉的名字,赫然在列。
5月18日下午,金诚信在北京总部举行了“李红辉同志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表彰大会暨大师工作室揭牌仪式”,公司海内外上万名员工共同见证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资料图】
“今天的荣誉只代表过去,未来还需更加努力。我将把这份感恩和感谢化作行动,贡献自己的全部智慧和力量!”李红辉手捧红彤彤的证书,佩戴着闪亮的奖章,向在场的所有人深鞠一躬。
十分钟的获奖感言,他几度哽咽,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克难闯关 建设最深竖井
1965年出生于湖南望城的李红辉清秀俊朗,举止斯文,一口浓重的湖南普通话是他的重要特征。作为改革开放后的“天之骄子”,1986年大学毕业后,李红辉被分配到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简称“长沙院”)工作。2003年10月,他入职金诚信,被委以公司技术部经理的职务。
在金诚信已建成的竖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莫过于驰宏锌锗会泽分公司3#竖井。该工程由长沙院设计,井筒净直径为6.5米,深度为1526.5米,是国内第一条超过1500米的竖井。当时兼任金诚信竖井分公司总经理的李红辉主持了该井从投标、建设到投运的全过程。
工程投标是必须打赢的第一役。在国内业界无先例可循的情况下,为了能够拿出既安全优质,又高效快速的施工方案,李红辉差不多把自己“逼到极限”。准备投标标书的3个月里,他和团队成员几乎没有休过一个完整的周末,通过大量翻阅技术资料和安全规程,查找国外同类工程的施工案例,对从施工系统配置、设备选型计算到超深竖井施工可能遇到的高地压、高水压、高地温解决方案和安全、质量、进度保证措施等,都一一认真研究,详细论证。
2013年10月,凭借厚达300多页的投标标书、系统的讲标和专业答疑,金诚信成功中标。在得知喜讯的那一刻,李红辉既兴奋又担忧,兴奋的是终于能有机会圆梦最深竖井;担忧的是,1500多米的深井施工在国内无成功经验可借鉴,要想啃下这块“硬骨头”,前方还有太多难关要过。
自2014年元旦项目开工后,李红辉就带领团队按照王先成书记提出的工程建设和科研“两手抓”的指示,盯在项目现场完善现场施工组织管理,开展施工工艺技术和安全技术的研究,对施工提升系统、悬吊系统的各个环节都进行系统分析和理论计算,并在此基础上,自主开发了钢丝绳在线监测装置、稳车群智能控制系统;组织开发了远程监控系统,对工程的重点部位、重要环节实现远程监控。
针对复杂的地质条件,李红辉带领并指导团队提前收集地质资料,开展岩石力学和高应力灾害机理及控制研究,采用理论分析、数值仿真及安全监测系统等方法,研究超深竖井岩爆形成影响因素及其发生机理,建立了岩爆安全监控系统;根据地应力的分布规律,提出超深竖井开挖岩爆监测预警防治方法和高应力条件下不良地层的协同支护技术,并基于以上研究成果,成功地防范了两次大规模的岩爆造成的安全危害。
一米米下掘,一关关攻破。在接连攻克了提升系统、岩爆、高压涌水等一个个技术难题的同时,李红辉还指导会泽项目管理技术人员不断提升生产组织效率,创下了连续5个月井筒掘砌超百米、月度最高掘砌成井181.6m的傲人成绩,在当时刷新了国内冶金、有色行业矿井施工纪录。2015年11月19日,会泽3#竖井比工期提前89天竣工。当井筒落底的那一刻,李红辉那悬了600多天的心才真正“落了地”。
精业笃行 做好矿山开发服务项目
2000年,乘着国家“走出去”政策的东风,金诚信走出国门,在非洲、欧洲、中亚、东南亚先后承接了20多个矿山开发服务项目。
作为金诚信总工程师,李红辉相继为赞比亚谦比希铜矿、KCM铜矿、老挝东泰钾盐矿、刚果(金)卡莫阿铜矿、塞尔维亚Timok铜矿等项目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和现场指导,其中,最令他难忘的还是参与卡莫阿铜矿施工的日日夜夜。
卡莫阿铜矿是世界级铜资源矿山,业主为紫金矿业公司和加拿大艾芬豪矿业公司。该矿设计生产规模为12000kt/a,采用胶带斜井--斜坡道联合开拓方式、进路胶结充填采矿法,基建工程量大、井巷断面大、沉积岩地层节理裂隙发育、地下水量丰富。金诚信是井巷工程施工的唯一承包商。
当2017年国庆节,李红辉带领项目团队奔赴现场时,满怀的壮志豪情却与“骨感”的现实“撞了个满怀”——既要克服对疟疾的恐惧和住临时帐篷的不适,最主要的,还要在最短时间内熟悉了解西方的安全理念、质量标准和外方业主的管理模式,并尽快提升属地员工的工作技能。
根据南非的矿业安全管理规程和业主的项目管理制度,李红辉及其团队很快制定了卡莫阿铜矿井巷施工安全标准和管理规定,并依据南非SRK集团的设计文件,编制施工技术方案,根据合同要求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在现场筹备工作就绪并取得开工通知后,2017年11月16日,随着第一声炮响,工程如期开工。
先进的设备是施工成功的有力保障。金诚信斥巨资购买了世界领先的矿山设备。好的设备更需要熟练的操作和高效的施工组织,李红辉创造性地组织编制了标准操作程序(SOP),细化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并将各环节的设备配置、开工前的准备工作、设备操作程序、安全要点、质量要点等编成程序,先后编制了《BM282掘进台车凿孔操作程序》《铲运机铲渣、装车操作程序》《连线、起爆操作程序》等56项标准程序,对员工进行培训和指导,逐步提升其操作技能,提高施工效率。与此同时,通过科学设计工序衔接、严格控制正规循环作业时间,在每天仅能在两个规定时间段放炮的情况下,充分挖掘技术“势能”和设备“动能”,用半年的时间,将每个机台每月的掘支进尺从120米提升到160米,远超国际矿业公司的施工进度。
厚积薄发 勇立行业科研最前沿
作为公司技术攻关的“排头兵”和“领头雁”,李红辉带领团队始终奋战在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最前沿,在富含水地层的超前探测、高压注浆、综合治水,高地温条件机械制冷,高地应力监测、预判和控制,高地压硬岩精准爆破,超深井凿井提升、悬吊系统的安全管理等领域取得了卓著的研究成果,获得了多个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国家级和省部级施工工法。
2013年,作为主要编写人员,李红辉参与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现为国家应急管理部)组织的“双超”项目研究。主编了国家安全生产行业标准《超深竖井施工安全技术规范》,主编了国家标准《非煤矿山井巷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标准》,参编了《有色金属采矿设计规范》《有色金属矿山井巷工程设计规范》等国家标准。
2015年,金诚信承担了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深部金属矿建井与提升关键技术”项目中“金属矿深竖井高效掘进与成井关键技术及装备”的课题研究。作为技术负责人,李红辉带领由行业内研发设计、高校、施工单位共7家机构组成的课题团队,以金诚信承建的中国黄金纱岭金矿超深竖井为依托工程,组织开展了以1500至2000米竖井施工安全和质量为目标的高效施工理论探索、工艺技术攻关和装备研究。2022年1月,在多位院士和专家参加的课题绩效评价会上,课题研究成果获得充分肯定,顺利结题。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李红辉认为,新时代的工匠,不仅要自己做得出彩,还需要具备带团队和培养后备人才的能力。在“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的时代,只有充分发挥人才合力,激发青年骨干技术人才的创新力,才能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持久的动能。在为公司海内外矿建项目提供技术指导的同时,李红辉积极发挥“头雁引领”效应,将积累的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倾心传授给公司年轻人,以匠心、耐心、恒心培养出了一批业务精、素质高、讲奉献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今年5月,金诚信专门设立了“李红辉井建大师工作室”,以“头雁”效应激发“雁阵”活力,在公司内部营造锐意创新的浓厚氛围,厚植高技能人才培养沃土。李红辉告诉笔者,他将利用好大师工作室这个平台,以行业工程施工“痛点”“难点”为创新“原点”,把自己近40年积累的好经验、好工法、好心得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人,充分激发青年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和热情,培养更多高技能年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