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观焦点:“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启航助力内地与香港互联互通机制进一步深化
主 持 人:《金融时报》记者 张弛
(资料图)
特邀嘉宾:中金公司研究部策略分析师、董事总经理 刘刚
日前,香港交易所(以下简称“港交所”)在港股市场正式推出“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以下简称“双柜台模式”)。首批获纳入名单的24只股票首日合计成交约1.63亿元,当日港股市场总成交1030亿港元。
此举被业内普遍视作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一步,既有助于提升港股流动性和成交活跃度,也有利于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
那么,什么是双柜台模式?双柜台模式的推出对投资者又意味着什么,投资者需要关注哪些方面?哪些港股上市公司可以增设人民币股票柜台?双柜台模式与互联互通机制是一回事吗?内地投资者可以直接参与双柜台交易吗?
针对投资者关注的上述问题,《金融时报》记者专访了中金公司研究部策略分析师、董事总经理刘刚。
《金融时报》记者:此次港交所在港股市场正式推出的双柜台模式是什么?
刘刚:所谓双柜台模式,是港币—人民币双柜台交易流程、庄家活动及结算模式的统称。双柜台模式下,合资格证券同时拥有港币和人民币两个交易柜台,投资者可以分别以港币和人民币两个币种进行买卖和结算。
两个柜台下的证券属于同一类别证券,没有权益上的差异,因此,两个柜台的证券可以在不改变实益拥有权的情况下相互转换。同时,两个柜台不存在股价挂钩,人民币柜台的价格由该柜台的供应及需求决定。为支持人民币柜台的流动性及减少双柜台之间的价格差异,港交所同步设有双柜台庄家(DCMM)机制,目前已有9家机构获授双柜台庄家牌照,为相关交易提供流通性。
《金融时报》记者:目前来看,哪些证券可以成为双柜台模式下的合资格证券?
刘刚:符合市值、流动性要求的港股上市公司可增设人民币柜台。合资格证券是由港交所指定,拥有港币和人民币柜台,并符合双柜台庄家计划资格的证券。具体标准上,包括证券市值、流动性等标准,且要满足双柜台庄家的资格。
目前,已有24只双柜台证券获批,多数是蓝筹股和“港股通”标的,涵盖科技互联网、金融、地产及消费类业务,包括恒生银行、新鸿基地产、商汤、吉利汽车、华润啤酒等。24只双柜台模式下的股票日常交易均较为活跃,占港股市场主板日均总成交额的40%左右。此外,双柜台证券的人民币柜台同时也被纳入可进行卖空的指定证券名单及市场波动调节机制证券名单。
尽管具体市值与流动性标准暂未明确公布,但从当前合资格的双柜台证券名单看,现阶段主要集中于大盘蓝筹股。具体名单由港交所不定时公布,并将定期或临时检视。程序方面,上市发行人需向港交所递交申请,申请并无特定时间表,也无需费用。投资者可通过股份代号及股份简称识别两个柜台:港币柜台以“0”开头,人民币柜台以“8”开头;人民币柜台的股份简称在现在港币柜台简称后加上后缀“-R”。
《金融时报》记者:从香港市场与内地金融市场联通看,双柜台模式与互联互通机制是什么关系?
刘刚:互联互通机制是指内地与香港在金融市场投资领域的跨境资金流动方面的合作机制,是推进我国资本市场高水平开放的重要范式之一。2014年,“沪港通”开通;2016年,“深港通”正式推出,同步取消总额度限制;2017年,债券通“北向通”启动;2021年,债券通“南向通”及“跨境理财通”上线运行;2022年,首批ETF纳入互联互通机制;2023年5月,“北向互换通”正式上线。互联互通机制从股票出发,逐步将债券、理财、ETF、利率互换等金融产品纳入框架,以风险可控的方式稳步扩大我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
双柜台模式的推出为后续人民币柜台证券纳入互联互通机制奠定基础,我们认为,这意味着在“港股通”增加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愈来愈近,将助力内地与香港互联互通机制进一步深化。
《金融时报》记者:从投资者参与角度看,内地投资者可以直接参与双柜台交易吗?
刘刚:双柜台模式将分阶段推进,开通初期主要集中于香港或海外投资者。目前,内地投资者尚无法通过“港股通”参与双柜台模式。不过,根据港交所近期一系列表述,“港股通”交易下的双柜台模式将在下一阶段推行,让内地投资者可以直接用在岸人民币资金买卖港股,但具体推行时间仍需等待进一步安排。
目前,内地投资者主要通过“沪深港通”下的“港股通”来投资港股,以港币计价、人民币交收,因此在卖出和持有“港股通”标的期间都需要承担一定的人民币汇率对港币汇率的波动。我们认为,未来若在“港股通”引入人民币交易柜台,可以降低内地投资者投资香港市场的汇兑敞口和因此产生的净值波动。
对港股而言,从中长期维度看,降低汇率敞口对于长线持有型资金,特别是对于净值波动比较敏感的资金可能会有更大吸引力,叠加中国内地居民资产配置拐点和港股投资多元化配置需求的大趋势,双币计价有望吸引更多内地投资者参与“港股通”交易,尤其是吸引长期价值型投资者,产生更多人民币资金沉淀,进而有望提升港股交易的活跃度和交易量。